W/Z截面测量的注意事项
对于single W和Z的截面测量,有一些常见、通用的信息,在这里整理出来,避免重复劳动。
K-factor:NLO/LO 或者NNLO/LO的修正
通常来说,LHCb实验是通过PYTHIA产生子来产生相关的模拟事例。
PYTHIA是一个树图阶产生子,不含有高阶修正,通常需要一个k-factor来修正产生截面,方便估计本底的大小。
这里定义k-factor为NLO产生截面/LO产生截面,或者NNLO截面/LO截面。
LO产生截面(cross-section)可以通过PYTHIA直接估计出来。
而NLO或者NNLO的产生截面则有两种方式:
- 1. 高阶产生子计算得到的截面
- 2. 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
如果有实验测量值,我们同时更推荐使用实验测量值。如果没有相关测量,则需要获得理论预言值
对于直接计算,可以使用POWHEG,MCFM,FEWZ,RESBOS等工具进行。下面通过MCFM说明一下Diboson k-factor的计算。
- 1. 具体可以参考这个软件包: SingleWZ_Generators
- 2. 工具包的安装、使用见: 教程
- 3. 计算得到在LHCb接受度范围内,WW -> ll nu nu 的NLO截面为 7.43594 ± 0.70659E-02 fb,LO截面为5.50381 ± 0.50229E-02 fb
- 4. 因此,WW的K-factor为 1.35105 +- 0.00178002
PYTHIA产生子研究产生截面和接受度效率:
LHCb默认的MC产生子为PYTHIA,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在树图阶的产生截面,并计算使用LHCb
DecFile里的cuts时,接受度的效率是多少。
有两种途径均可得到上述结果:
1. 使用Gauss软件包,运行相关的DecFile,在运行的log文件中有产生截面以及接受度效率
推荐使用这种方式,但是Gauss运行较慢。具体参考
Gauss包
2. 使用standalong包产生PYTHIA事例,并计算接受度效率
速度较快,但需要理解如何在自己的分析中加上正确的DecFiles cuts
运行PYTHIA包:
教程
分析PYTHIA产生的root tuple,获得Acc:
教程
--
HangYin - 2022-09-26
Topic revision: r3 - 2022-09-30
- HangYin